保護好、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、對人民負責。
近日,岱山縣乃至舟山市文物局相繼掛牌成立,這一舉措標志著舟山文物事業步入新的發展階段,對全市文物保護利用將起到積極作用。
如果我們用深邃的目光去觀察,文物局的成立不僅僅是保護文物這么簡單。
文物是文化工作的重要基礎,文物代表著一個地區的文脈和底蘊,但在現實中,對于文物的保護有時遠遠不夠,各級干部對于文物的呵護意識有待提升,乃至于當我們回過頭來想發展文旅事業、打造文化地標、留住歷史記憶時,往往不知所措。
由于工作關系,筆者經常到各地走訪,看到那些斑駁的古道被水泥澆筑了,古街被整體拆建了,一些完全可以成為文物的物件被遺棄埋沒了。這里有不懂文物保護的原因,也有急功近利意識作祟。
有時似乎不能怪官員,因為他們也有難處,比如古街的危房安全、火災隱患,一旦出事,他們可是要丟烏紗帽的。但是,很多時候,我們還是要把眼光放得遠一點,境界高一點。因為保護了文物古跡,也就是保護了一個地方的根脈、留住了那一縷鄉愁,造就了“塑形鑄魂賦能”的基礎,沒有文物作為依托,未來的經濟發展騰飛就缺乏了一種底氣、支撐??梢?,在文化事業發展中,創新保護保障考核機制至關重要,用于文化發展的寶貴財政支出需要花在刀刃上,要加大力度。
去年9月28日,中央政治局在集體學習時,專門請考古專家講課,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指出,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,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;不僅屬于我們,也屬于子孫后代。保護好、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、對人民負責。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,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、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、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,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。
8月31日舉行的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指出,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,在現代化先行中實現文化先行,為忠實踐行“八八戰略”、奮力打造“重要窗口”,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。
文化是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的靈魂,文化自信是更基礎、更廣泛、更深厚的自信,是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今后一個時期,舟山能否在新的征程中走在前列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文化力量的深刻認識,對發展先進文化的高度自覺和對推進文化建設的工作力度。
文潤千島,大鵬待舉。相信舟山會因為文化的張力而變得更加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