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發布知識產權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
聚焦海洋產業 實施八大工程
到2025年,海洋經濟領域知識產權比重穩定提升,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.69件,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2萬件;技術市場交易額達到30億元,知識產權質押登記金額累計達到18億元;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審判平均周期在90天以內,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平均周期在60天以內……
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處獲悉,近日,我市發布知識產權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,提出加快知識產權與海洋經濟深度融合,圍繞現代海洋產業體系,明確八大工程,確保完成提升知識產權服務系列國家戰略水平、推進知識產權創造提質增效、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、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任務。
據了解,八大工程涉及海洋產業知識產權優勢打造、優勢企業培育、質量效益提升、管理機制改革、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以及環境優化等。根據目標任務,到2025年,力爭在海洋產業領域形成一批核心專利、知名品牌、精品版權等高質量知識產權,擁有一批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和省市知識產權示范、優勢企業,搭建一批功能完備、服務優質、覆蓋全市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。
近年來,我市打通知識產權創造、保護、運用、管理、服務全鏈條,服務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在去年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,我市知識產權指標排名第20位,進入標桿城市行列。數據顯示,今年截至9月底,全市新增國內發明專利授權695件,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875件,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3.46件,比去年同期增長31.09%。新增國內注冊商標1402件,國內注冊商標有效量達到13710件,比去年同期增長19.5%。
此新聞可在《掌尚舟山》APP同步收看,掃碼下載隨時閱讀舟山新聞